第7版:视觉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生态环保
 
标题导航
大理日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7年8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龙天池护林员杨桂天
2017年7月30日,杨桂天在巡护中爬上树检查红外相机拍摄情况。 记录保护区动植物生长生活数据是巡护工作的一个重点,要求护林员不断学习,提高巡护技能。杨桂天在5年的巡护工作中已逐渐成熟,成为护林骨干。
一把护林刀、一个水壶、一个对讲机……杨桂天巡护前都要认真准备,这是应对突发情况必须要做的。
每天至少在山间行走10多公里的山路,环境虽然怡人,却也有些枯燥,对山林有着感情,才能长期坚持。
杨桂天和队友利用配发的装有特殊软件的手机查找记录新发现的植物信息,实时上传至后台资料库。
2017年5月5日,杨桂天结束当天巡护工作后留驻山间管护站,队友们一起和附近群众联欢。 长期的护林工作,他们和保护区群众已十分熟悉,工作之余有机会就会聚在一起唱歌打跳,闲聊家常或讲讲护林故事,这种时候,也是很好的护林宣传时机。
2017年7月30日,巡护工作结束后杨桂天回到驻地帮忙妻子柯昌玲做晚饭。 2017年1月,保护区领导考虑到杨桂天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的实际情况,将杨桂天的妻子招聘为护林员,负责管护站的后勤保障工作。

□ 记者 赵子忠 文/图

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森林是大自然的馈赠,在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漫漫山野间有一群人,与绵延起伏的森林融为一体,默默守护一方绿色。今年30岁的杨桂天便是保护区里的一名护林员,为保护区的生态资源、绿色环保与防火安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把护林刀、一个水壶、一个对讲机……7月30日,杨桂天带好必备装备,便开始了例行的巡山护林之路。

护林员是一份很特殊的职业,森林所在地往往地势复杂、环境多变、人迹罕至,巡护线路交通工具无法到达,杨桂天和其他护林员一样必须用双脚来丈量这块无垠的山林,每天至少都要在山间行走五、六个小时,走上十几公里山路。

从25岁开始,杨桂天就将最美好的青春托付给了深山,在云龙天池保护区苗尾管护站已当了5年护林员。年复一年、四季交替,叶子长了又落、绿了又黄,无论是郁郁葱葱还是冷冷清清,杨桂天一直都在。在此之前,他曾经在深圳、昆明等地打工8年,打工收入虽然比现在护林员的工资要高,但是杨桂天欣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选择了护林员这份工作,只因为对家乡的眷念。他说:“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连呼吸都觉得困难,我就喜欢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自在地呼吸。”如今,他在苗尾管护站工作,负责管护林区面积达1.2万亩,职责包括林区巡护、社区宣传、科研活动等。5年尽心尽职的护林工作,让他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一位技术型的护林骨干。

“护林工作没有捷径可言。必须依靠日复一日的巡查这种笨拙而固执的方法进行。”山间小道,来来去去,不知不觉,5年来,杨桂天熟悉了脚下的每一寸土地,掌握了山里的雨水、湿度、风向以及动植物。只要说起保护区,他就如数家珍,满脸的兴奋。

据了解,云龙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4个管护站共有52位护林员,护林员的工作很枯燥,工作也很危险,虽然工资待遇不高,很苦很累很危险,但他们却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护林员工作我才干了5年,还没干够。10年、20年乃至更长,我想让自己在山林停留的时间更长一点。”言谈中,杨桂天心中充满着对这片绿色森林的眷恋。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申请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理日报社版权所有 |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龙溪路20号
国内统一刊号:CN53-0011 邮发代号:63-37 新闻热线:0872-6985888 6985999
   第1版:要闻
   第2版:综合新闻
   第3版:生态环保
   第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5版:社会
   第6版:深读
   第7版:视觉
   第8版:“两学一做”专刊
云龙天池护林员杨桂天